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演了一场高速追击战。吉利新能源交出72.51万辆的成绩单,成为比亚迪身后的最强逼近者。 更关键的是,吉利新能源市占率已攀升至11.44%——与比亚迪的27个百分点鸿沟被压缩到18个百分点以内。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桂生悦放话:“很快会进一步缩小,甚至可能反超。” 吉利银河称得上是吉利新能源高速增长的最大功臣。今年上半年,银河品牌卖出 54.84万辆车,在吉利新能源车型中占比超过七成,同比增长了 232%。 吉利银河的战略很明确,从A0级到B+级车型逐一出击,用吉利银河品牌全面对标比亚迪。今年上半年,吉利完成了银河L7、L6、E8等产物的换代以及上市了星耀8,重点扎根电混市场,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财报电话会上直言:“得混动者得新能源的天下”。 吉利的价格策略更加极致。改款车型银河L7、银河L6、银河E8 上市价格相较于上一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并且通过增配智驾方案、改配等举措提升性价比。 吉利已经尝到了极致性价比的甜头。去年10月上市的星愿以6.98万-9.88万元售价刷新了银河的销量新高度,并且吞噬了不少海鸥和海豚的市场份额。 吉利银河于是开始复制星愿的成功经验,最新上市的银河A7最便宜和最贵的版本分别比秦L DM-i低1.8万和2.2万,“B级车A级价”,通过高配低价的打法快速抢夺市场份额。 本月初,吉利银河A7杀进比亚迪秦L 的市场区间,上市首日大定订单超1万辆。下半年,吉利银河还有银河M9、银河星耀6两款车型上市。 “在新能源的产物市场还有很多的细分市场的空白点,这些空白点我们都会一一补上,只要这个空白点补上了,我相信我们跟第一名的差距肯定会越来越小,甚至反超。”桂悦生在财报电话会上说道。 尽管吉利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依靠学习比亚迪类似的低成本性价比路线,无法超越比亚迪,吉利很难在成本控制上做得比比亚迪更极致。要成为市场第一,吉利还得补齐三大板块能力: 极氪和领克整合之后在研发费用率、销管费用率实现同比双降,但销量增长并不显著,同比增长 14.5%。极氪目前有9款车型在售,但产物增多并未带来量的显著提升,上半年仅贡献了90,740辆,4-6月的销量甚至不如去年同期表现。 极氪的当务之急,是要在回归吉利之后(吉利汽车与极氪的合并只差吉利汽车、极氪双方股东大会表决通过),快速重新梳理产物打法,撑起吉利的高端布局,提升吉利汽车的利润率。据悉,今年9月起至四季度,极氪X、极氪007、极氪001、极氪7x将迎来集中改款,重点围绕智能驾驶与三电系统进行技术迭代升级。 比亚迪正面临冲高窘境,近年来在汉、唐、方程豹等产物上的降价策略已经将高端产物的价格带做乱(比亚迪汉dmi已经从最初顶配落地近30万元跌至15万元),但极氪的高端化属性还在,有机会守住吉利的高端阵地。 在车企出海的浪潮下,吉利今年上半年出口量仅有 18.4 万,同比下滑了 8%。桂生悦表示,这是出海组织架构调整、市场调研不足、产物短缺等各方面因素造成。 相比之下,今年1-7月,比亚迪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量55.03万辆,同比增长超130%,出口贡献了比亚迪整体乘用车销量增量超过60%,7月出口销量在单月业绩中的占比甚至达到 23.51%。 一位机构投资人曾向虎嗅汽车透露,比亚迪海外车型单车净利润约为 3 万元,在海外卖一辆挣的钱相当于在国内卖5辆以上。 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50%,海外市场是带来增量的重要阵地。按照官方规划,吉利将在下半年进入巴西、英国、意大利、波兰、南非等多个国家市场,极氪将进入瑞士、丹麦、比利时等市场,领克将进一步拓展经销商体系,进入捷克、奥地利及瑞士市场。 吉利汽车已经将旗下极氪智驾团队(约1300人)、吉利研究院智驾中心(约1000人)、smart智驾团队全面整合,并打包注入新成立的千里智驾公司。(整合背后的意图和挑战在《李书福是保守,还是行险棋?》有过分析) 吉利已经杀进比亚迪的腹地,贴身肉搏,但仍在对手的游戏规则里比赛。新能源汽车竞争的下半场,是高端利润的对决,是全球渠道的对决,更是智能化技术的对决。 要从追赶变反超,必须跳出单一性价比的范式,在高端化、国际化、智能化三条战线上同时打开差距。留给吉利的窗口期不长,但如果这些“硬牌”打得漂亮,比亚迪未必高枕无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