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原来的LOGO由三个红色的三角构成一个公字图案。此LOGO寓意“三公原则”,表示中国证监会将努力促使证券市场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 科达自控成立于2000年11月,是一家聚焦智慧矿山、智慧市政及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高新技术公司。公司于2021年在北交所完成IPO,成为北交所上市的智慧矿山建设行业第一股。 海图科技成立于2013年4月,公司以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技术为核心,以大数据机器深度学习模型为支撑,结合行业客户场景的需求,基于国产芯片,将软件算法嵌入自主设计的硬件形成产物。 海图科技的主要产物包括嵌入式音视频模块、工业摄像仪组件、工业视频分析管理平台等,业务主要覆盖智慧矿山、军工、智慧工厂、石油化工等领域。 从业务场景上看,两家公司在“智慧矿山”领域有不少交集。科达自控的前五大客户均为煤炭公司,包括西山煤电、中国神华等,而海图科技的前五大客户中,也有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这样的煤炭公司。 对此,科达自控表示,“公司报告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占比较大,现阶段公司的主要客户为大型国有公司,信用状况良好。但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公司应收账款规模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且应收账款回收周期较长,从而对公司现金流、项目承接能力等均会产生不良影响。” 增收不增利叠加存货高企,带来的结果就是上市以来,科达自控的现金流持续萎缩,2021年末,科达自控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513亿,到今年一季度,就只剩1002万了,在手资金相当吃紧。 科达自控的负债总额也从上市之初的1.9亿,飙涨到今年一季度的8.05亿,利息费用从370万增长到2024年的1380万。可资对比的是,2024年,科达自控的扣非净利润也不过2400万。 科达自控表示,本次交易后,公司将面临一定的偿债压力。公司已规划应对措施,目前公司银行授信额度充足,本次资产收购不会导致公司的资金面全面趋紧、营运资金不足、经营周转困难等情况。本次收购有利于公司未来业务协同发展,有利于维护上市公司及股东利益。 本次交易设有业绩承诺,交易对方承诺海图科技2025年-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800万元、4200万元、4600万元;或标的公司2025年、2026年、2027年度累计实现净利润不低于1.26亿元。 江苏证监局对海图科技进行了现场检查。经查,发现海图科技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因存在跨期确认收入及成本费用、外购软件会计处理不准确等事项,2021年净利润列报有误,导致公司公开转让说明书、定向发行说明书存在信息披露不准确的情形。 从2021年到2024年,海图科技的营收从6100多万翻倍至1.45亿。但比营收增长更快的是应收和存货。应收(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从1800万增长至8700万,应收占营收的比重越来越大,存货情况相近。 资金如此紧张,也难怪海图科技愿意“委身”于科达自控了。两家“智慧矿山”领域的上市公司多少有些“同病相怜”。毕竟,回款慢,业务做得再红火也会出问题。 如果两家公司的应收账款均为真实业务往来产生,那就不得不提《保障中小公司款项支付条例》了,“机关、事业单位从中小公司采购货物、工程、服务,应当自货物、工程、服务交付之日起30日内支付款项;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0日。 大型公司从中小公司采购货物、工程、服务,应当自货物、工程、服务交付之日起60日内支付款项;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应当按照行业规范、交易习惯合理约定付款期限并及时支付款项,不得约定以收到第三方付款作为向中小公司支付款项的条件或者按照第三方付款进度比例支付中小公司款项”。 尽管按常理来说,上市公司不算“中小公司”,但“回款难”的问题是共通的。如果今年两家公司,能在“支付新政”的带动下,加速收回货款,不失为一项利好。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