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在某短视频平台,一则“兰州市西固区一处化工仓库附近突发爆炸”的不实信息持续发酵,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引发当地居民恐慌,更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这是兰州网警打击处理网络谣言的其中一例。从“地震引起山体滑坡”到“市中心惊现爆炸,数人负伤”,网络谣言甚嚣尘上。更甚者,利用AI生成技术编造虚假信息,严重破坏网络生态。 日前,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甘肃站”活动在庆阳启动。记者跟随媒体团在兰州走访中了解到,在网络执法中,兰州西固公安分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坚持“科技赋能+精准打击”,依托大数据监测平台,开展24小时网络巡查工作;建立“警企联动”机制,与互联网公司共享涉诈、涉黄等违法信息;针对新型网络犯罪,创新“溯源追踪+全链条打击”模式,让违法者无处遁形。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西固网安大队打击处理网络谣言、网络暴力违法行为人20余人;向未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公司开具警告、整改文书100余份;参与破获各类涉网犯罪案件200余起,支撑抓获犯罪嫌疑人300余人。 “特别是侦办的通过手机APP传播淫秽物品案、通过微信公众号侵犯高校学生个人信息案被公安部督办。”李兆聪表示,网络环境持续净化,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在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甘肃站活动期间,“e法助企”宣讲在庆阳如期举行,三位来自互联网行业的专家,围绕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以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安全合规等关键领域,结合最新立法动态、产业实践和安全挑战,带来前瞻性、指导性和实操性分享。 记者了解到,庆阳市抢抓“东数西算”机遇,以数促建、以智提效,加快推动“法智”与“法治”深度融合,助力法治甘肃建设、赋能法治庆阳实践。 酒泉是敦煌学诞生地、中国航天事业摇篮。在酒泉职业技术大学的数字安全科普素养基地,学生们通过“恶意手机充电站”互动项目,体验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这是甘肃首家以数字安全职业素养为核心的科普场馆,展示酒泉市在维护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有效实践。通过参观讲解、互动体验、研讨交流、实战演练等多种方式,有效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法律素养。 而在酒泉市公安局“情指行”一体化作战中心,汇聚反诈中心、智慧警务联创中心等多个现代警务功能区,是酒泉公安的警务中枢、智慧大脑。 “网小帮”是酒泉金塔县2023年打造的网络文明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聚焦老年人等群体的网络使用需求,通过“智趣课堂”“网安小讲堂”等形式,教授智能手机使用、网络信息辨别、基本法律常识等技能,帮助老年人掌握基础网络操作,提升数字生活能力。 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通过“以老帮老、以新带老”的方式,不仅助力老年人融入数字时代,更探索出一条基层网络文明建设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如今,在甘肃,从科技赋能网络安全到智能反诈宣传,全域智慧法治体系正在逐步形成。科技不仅提升了普法、执法、司法效率,从源头筑牢网络安全防线,更构建起一道守护群众数字权益的“防火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