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阿里·修森
2025-07-25 19:04:53
一、火灾初期应对的黄金叁分钟
发现火情后的前180秒直接决定生死存亡。此时应保持"评估-报警-处置"的应急流程:通过门把手温度判断火源位置,当温度低于50℃时可尝试用湿毛巾堵缝开门观察;立即拨打119报警时需准确说明街道门牌、燃烧物质和人员情况;对于初起火灾(火焰高度低于1米),可使用灭火器对准火源根部进行扑救。切记家用干粉灭火器有效喷射时间仅10-15秒,需把握喷射节奏。
二、不同场景的逃生策略解析
统计显示,18层以上建筑火灾死亡率是低楼层的3倍。遇险时绝对禁止乘坐普通电梯,因断电概率高达78%。应通过防烟楼梯间向下逃生,当发现下层有浓烟时立即退回,用湿布封堵门缝等待救援。2019年迪拜火炬大厦火灾中,83%幸存者正是采用"固守待援"策略获救。
进入陌生环境务必观察安全出口位置,牢记"右行原则"——多数建筑疏散通道设在右侧。浓烟中需保持低姿前进,用触摸墙壁的方式辨别方向。实验数据显示,佩戴浸水口罩可使有毒气体吸入量减少65%,用多层湿毛巾折迭成8层的防烟效果最佳。
叁、特殊人群自救方案
教导孩子掌握"停-趴-滚"口诀:衣服着火时立即停步、双手护脸趴下、来回滚动灭火。建议每月进行家庭逃生演练,6-12岁儿童经过3次以上演练,逃生成功率可提升至82%。卧室应配置儿童专用防烟面罩,其佩戴时间比成人面罩缩短40%。
老年群体应准备包含口哨、荧光棒、防滑手套的应急包。选择带有反光条的防烟头套,配备可连续照明6小时的尝贰顿胸灯。建议将常用药物分装小袋随身携带,准备便于抓握的多功能逃生锤。
生死之间没有试错机会,掌握科学的自救方法能将生存概率提升4倍。建议每个家庭每季度检查电路隐患,每年更换过期消防器材,定期组织逃生演练。记住,预防永远比补救更重要——您今天的准备,就是明天生命的保障。 活动:【一诺 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