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陈慧婕
2025-07-26 18:53:00
一、蜀地明珠的逆袭之路
公元719年生于蜀州宦门的杨玉环,在父亲早逝后寄养洛阳叔父家。剧集开篇用长达五集的篇幅,细腻描绘了这位未来贵妃的少女时代:精研音律的她在梨园拜师公孙大娘,以独创的"霓裳六幺"舞技惊艳东都。编导团队特别考证了唐代乐舞典籍,将现已失传的"激越式"踏歌舞通过数字技术复原,其中贵妃初遇寿王李瑁的"上元灯会踏歌戏"场景,更成为全剧首个视觉爆点。
二、跨越伦理的倾城之恋
当剧情推进到开元二十八年的骊山温泉宫,历史与戏剧的张力达到顶峰。剧组聘请唐史专家还原了当时皇室"五日一沐"的沐浴制度,用200公斤玫瑰花瓣铺就的"海棠汤"场景,具象化展现了唐玄宗初见儿媳杨玉环时的震撼。值得关注的是,编剧大胆采用了《全唐诗》中玄宗亲撰的《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作为定情信物,通过"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的诗句,巧妙化解了这段不伦恋的道德争议。
叁、政治漩涡中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