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别小瞧这个 ADAC,他们不仅是“欧洲最大汽车俱乐部”,他们有自己的碰撞测试、出行服务、道路救援、保险金融等业务。相当于中保研 + 某车帝 + 救援机构。。。 而他们的历史也相当悠久,可以追溯到1903年,当时还叫德国摩托车驾驶者联盟,1911年改为全德汽车俱乐部,还获得了普鲁士皇室的支持,允许 ADAC 将普鲁士鹰作为标志。 如果有买过儿童座椅的兄弟们可能知道,有些产物会标榜有“ ADAC 认证”。为啥?就因为他们的测试标准比欧标还严格一些,就比如欧标测试是在 50 km/h下的正面碰撞,ADAC 就是 64 km/h,还加了个侧面碰撞。 A 柱直接折断,安全气囊完美避开驾驶员头部,车门严重变形,工程师撬了老半天才打开车门。。。好在后面的“小朋友”坐在安全座椅里,成功存活。。。 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拿着 E-NCAP 5 星成绩的中国车们又杀回来啦。看看这次,ADAC 是如何评价的吧。注意哈,这里是数字越小评价越高。 首先是比亚迪的 Atto 3(元 Plus)。ADAC 觉得这款车动力不错,设计好看,空间也还行,能耗 19.7 度每百公里。就是快充效率也不快和操控精细度有待提高,悬挂较软侧倾明显,转向精准度也一般,雨天加速容易打滑。。。 ADAC 对海豹的评价很高,称其为 Tesla-J?ger(特斯拉猎手)。悬架调校比特斯拉舒适,兼顾运动和家用,转向反馈适中。整车抓地力也很足,即使在雨天弹射起步也不会失控。内部空间宽敞,内饰用料好且工艺精良。隔音效果也很不错。 跟上面的海豹不同,ADAC 对宋 PLUS EV 评价中等,41900 欧(34.8 万人民币)起售,标配就有电动座椅、全景天窗等,内饰被夸有“高级感”,但操控方面转向不足、侧倾明显。 接下来是咱正米字旗血统的 MG 4,售价 42640 欧(35 万人民币)起。ADAC 认为 MG 4 外观具有攻击性,再就是敏锐的底盘调校与精准的刹车系统提供了令人信赖的驾驶体验。 缺点方面,舒适性方面略显不足,胎侧偏低、悬挂偏硬,对驾驶舒适性造成一定影响。再就是空调不太精准,要么过冷要么过热。。。最终得分 2.2 分 驾驶感受方面,也可算是对了 ADAC 的口味,加速平顺,踏板调校细腻,在避障表现中也稳定。就是舒适模式下方向轻盈但缺乏路感。 ADAC 认为该车不足在于,没有前备箱,储物空间的不足,而内部后排空间也有点小。最后就是 2024 年,蔚来在德国仅有 9 座换电站,不太能满足需求。。。最终得分 1.9 分。 还有一款就是刚上市不久的萤火虫,虽然 ADAC 还没有打分,但是评价极高,没有不满,眼里全是老欧人对 crossover 的喜爱,大赞外形设计、内部空间和驾驶感受,颜值即正义。 比萤火虫稍大的 Smart #1 和 Smart #3 均获得了 1.9 分。外观流畅,底盘稳定操作体验好,之前 ESP 未能在紧急避让时精准介入,而导致转向过度的问题也得到了修复。 其动态表现稳健但不出众,在避障测试里表现灵活稳定,但是悬架偏硬,ADAC 还发现 G6 通过减速带和粗糙路面时车身震动感明显,内部伴有金属鸣响和振动。 不过从上面这些评价大伙也能看出来,德国人对于一辆好车的评价跟国内还是有点差别,说白了都是常年开车攒出来的实用主义偏好。 二是对湿滑路面的 “突然加速” 特别敏感,毕竟德国多雨多雾,路面常年潮乎乎的,雨天一脚电门下去不打滑、不跑偏,在他们眼里比啥花里胡哨的配置都重要,这其实就是对 “安全” 最实在的要求。 最后就是对质保很关心。德国车自己的质保咱就不说了,主要是德国人怕中国车退市以后就没保障了。所以大多数中国车企还是跟本地经销商合作,以打消这方面顾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