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元购的奶茶,超低价的盖饭拌面麻辣烫,让大家回想起外卖最初兴起的美好时光。当时巨头烧钱如同做慈善,也让外界对互联网和资本的力量留下了鲜明印象。 不过这次外卖上到底烧了多少钱,这些钱又从哪里来,之前只有模糊的猜测。眼下随着最近京东、美团、阿里相继发布财报,我们终于可以更清楚看到这些钱的流向,并对这次外卖大战的酷烈程度,有一次真切的感知。 有意思的是,一来,这次外卖大战的烧钱程度超出很多人的预期。而且用大战当事方京东的话来说:过度竞争的行为并未产生模式创新,也未给行业带来增量价值。于是不仅普通人看不懂,互联网和投资者们同样困惑。 但另一方面,巨头们显然有自己的算盘。就像最近流行的“邪修”,重要的是高效达成某个目标,具体的实现方法路径不重要。而这次外卖大战就成了一条邪修之路。大家都因为烧钱折损了利润,但又各自实现不同的目的。 按照财报发布顺序来看。今年第二季度,京东收入同比增加22.4%,但净利润同比下降50.8%。美团收入同比增长11.7%,但净利润同比下滑96.8%。阿里巴巴收入同比微增2%,净利润同比增长76%。不过若是剔除股权投资等因素,在更反映主营业务经营情况的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其净利润同比下降18%。 具体来看,烧掉的利润,主要用来做补贴、打广告。无论对顾客、商家还是骑手,三巨头都要想方设法拉拢。而拉拢人心,最直接也最有效果的措施,就是撒钱。 第二季度,京东营销开支同比大增127.6%,达到人民币270亿元,主要就是为了推广外卖。同时,京东的履约开支同比增加28.6%,达到221亿元,也跟外卖配送有关。 第二季度,美团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增加51.8%,达到225亿元。在餐饮外卖和即时零售方面,美团的推广、广告以及用户激励开支都在变多。同时为了留住骑手,美团对骑手的补贴也有所增加,这又推动了销售成本的增长。 最后是阿里。原本作为AI领域最出成绩的巨头之一,阿里原本受益于AI业务进展实现了在资本市场的价值重估,而外卖上的投入,虽然给它带来新的业务想象,也拉低了它眼下的盈利能力。 第二季度,阿里的销售和市场费用从去年同期的327亿元增加到了532亿元。若不考虑股权激励费用的影响,这部分费用占集团收入的比例从13.3%增加到了21.3%。而这笔钱的主要去向之一就是“淘宝闪购”。换言之,也是花在了外卖上。 之前刘强东提到,自己做外卖亏的钱,也比去抖音、腾讯买流量要划算。这里的逻辑是,去别人家买流量本质也是要给自己招揽顾客,现在把钱补在外卖上,不仅能把顾客吸引过来,还减少了中间商赚取差价。从这个角度看,大家烧钱的确是更“值”了。 据硅星人了解,腾讯方面确实没因为外卖大战在广告业务上增加多少收获。其相关内部人士也认为,美团京东们更多把钱花在了商家和用户的补贴上。而这些补贴带来的回报,各自不同。尤其对阿里京东来说,外卖之外的果实更加重要。 第二季度,京东的活跃用户和用户购物频率都同比增长超过40%,相较于前几个季度有显著提高。京东Plus会员的购物频率同比增长甚至超过50%。 首先是淘宝闪购本身实现了强势崛起,日订单峰值达到1.2亿单,8月的周日均订单量达到8000万单;且闪购整体的月度交易买家数达到3亿,对比4月之前增长200%。 进一步看,淘宝闪购还拉动手淘8月的日活跃用户增长20%,并间接带动了淘宝电商广告和客户管理收入等的增长。而放眼未来,阿里预计三年内,闪购和即时零售可以给平台带来1万亿的交易增量。 用阿里、京东自己的话来说,外卖可以跟各自生态的其他业务产生明显的协同价值,而这正是它们积极投身外卖大战的底层动力。 美团CFO陈少晖表示,从目前的数据来看,美团相比竞争对手,“单位经济效益优势明显”,与其他竞争对手之间的单位经济效益差距进一步扩大。王兴则指出,非常有信心在行业竞争逐渐趋于合理化的背景下,最终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美团王兴首先强调,美团坚决反对行业内卷;京东许冉表示,过度竞争的行为并没有产生模式的创新,也没能给行业带来增量的价值,因此不可持续。而阿里方面的态度要积极多了。阿里再次提到,对即时零售,也就是宽泛的外卖业务,能提供“饱和式投入”。 这倒不难理解,毕竟阿里账面上包括短期投资在内的现金储备接近6000亿元,远超两位对手。同时这也反映出当下外卖大战的攻防转变。虽然这场外卖大战由京东挑起,但现在的主导方变成了阿里。 就在阿里发布财报的8月29日,美团折扣超市“快乐猴”的全国首店在杭州开业了。这是对标盒马旗下平价社区超市盒马NB的一项新业务。双方都关注家庭消费场景,围绕一日三餐与日常高频需求,并且都盯上了折扣零售这个越来越兴盛的赛道。据联商网报道,其与最近一家盒马NB店的直线距离只有约800米。 所谓折扣零售,顾名思义,是一种以低价为核心竞争力的零售模式,通过优化供应链、精简运营成本或销售特定类型商品(如临期、尾货)等,实现价格优势。而这顺应了近年来大家追求极致性价比的消费心理。据财通证券预测,2025年我国折扣零售业态行业规模将达到2.28万亿元。 盒马NB正是之前巨头布局折扣零售的代表,而美团快乐猴无疑会是之后这条赛道的一个重要玩家。这次财报后的交流中,王兴也回应了快乐猴相关问题。在他看来,中国食品杂货零售市场拥有巨大潜力,尤其是在低线城市,很多用户更喜欢在实体店购物,因此美团选择尝试全渠道经营模式。 当然拓展折扣零售的不止美团。8月16日,全国首家“京东折扣超市”自营店在河北涿州开业。相对于快乐猴和盒马NB,京东折扣超市店型更大,SKU更多,门店面积达到5000平米,SKU超5000个。8月30日,又有四家京东折扣超市落户刘强东老家宿迁,进一步强化了京东的相关布局。 这回轮到阿里来防守了。实际阿里这两天也确实有新动作。财报发布当天,盒马NB更名为“超盒算NB”,谐音“超合算”,突出品牌记忆点,同时还一口气开出17家新店。 大家先是用超低价的餐饮外卖大战构建庞大的高频用户基础,再通过即时零售的闪购业务实现“万物到家”拓宽业务边界。折扣零售成为战役的第三阶段,在之前积淀的用户基础、用户心智和配送网络的基础上,以极具性价比的商品进一步锁住存量用户、激活增量市场,形成起“流量+履约+供应链”三位一体的本地生活生态。 换句话说,外卖大战已经演化为覆盖线上线下的综合战斗,要比拼的是各自生态的综合战力。而这迫使阿里、美团、京东们更彻底地自我革新。虽说胜过对手不容易,但胜过自己更难。而借这场大战重塑筋骨,才是大把烧钱最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