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摸着理想过河的零跑,今年3月到5月,连续三个月成为新势力销冠,压理想一头。在6月前三周的销量排名中,零跑稳坐前两名的位置,与身后的理想拉出小幅差距。 从杂牌车,到“平替版理想”,再到如今爆款黑马,零跑也开始迈向更高目标。2024年底,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在接受采访时提出,2025年的销量目标是50万-60万辆,六年后的年销量目标要提升至400万辆。 过去这半年,零跑汽车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疯狂铺店,销售门店已经从2024年底的800家门店提升至2025年6月的1500家,短短半年的时间新增了700家门店。这个数据远超理想的506家、小鹏的690家。同时随着与Stellantis集团的合作,零跑也开始跑步出海。 造车新势力们激烈竞争,格局瞬息万变,理想曾经凭借精准的用户定位登上铁王座,小鹏在困境中用一款MONA M03,打出“智驾平权”重拳,也短暂登顶。零跑的领跑是昙花一现,还是后劲十足? 看似拿了逆袭剧本的零跑,实际上也经历过很长一段迷茫期,从轿跑到小型纯电“老头乐”,直到集中火力猛打15万-20万级别的新能源中大型SUV,模仿理想才有了爆款。 除了价格定位,零跑还把目标人群锁定在以家庭购车为单位的三、四线年轻用户。在今年的上海车展,零跑汽车提出了“为年轻而来”的口号。零跑的爆款车型C10发售时就提出一个概念,成为年轻人更理想的家。 具体配置上,零跑主打的大座SUV同时拥有二排座椅加热通风、辅助驾驶、二排有独立电视,还能将价格控制在十几万元内。15万以内的价位,可以配置激光雷达。相似的竞品,更便宜的没它配置高,配置高的没它便宜。 据《豹变》粗略统计,在零跑1500家门店中,有1/5的门店集中在浙江、江苏和广东三省,其中浙江有106家、江苏95家、广东95家。在富裕省份的布局深入到低线城市甚至县城。例如,浙江温州市有12家零跑门店,除了市区,零跑还下沉到永嘉县、平阳县、苍南县、乐清市。 虽然在产物设计上,零跑一路模仿理想,但是在用户群体定位上,零跑将门店大规模开进县级城市,可以说是将市场重心放在更低线城市的年轻家庭。 为了进一步锁定县城青年的消费需求,据接近零跑的人士透露,未来零跑将更多的产物围绕着年轻人的特点来开发或服务,不再局限于家庭用车,推出更趋时尚潮流的车型,以及更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来满足单身年轻人的需求。 今年年中,零跑计划推出首款轿车车型B01,定价区间在10万元上下,与小米SU7竞争,将更年轻的消费群体从小米SU7的手里抢过来。而小米SU7的热销,已经帮助零跑验证了年轻人的消费能力。 在2024年底的一次媒体采访中,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用“物超所值用户才会买单”来形容零跑能够成为新势力销量榜单中的关键。 回顾初入市场阶段的零跑,销量并不佳。然而,在理想通过增程+家庭用车SUV的战术精准定位市场需求,并蝉联新势力销量榜首后,零跑开启了摸理想过河的路子。为了避开与理想直面竞争,零跑的定价比理想低出三成至五成。 在站稳脚跟之后,零跑试图继续延续错位竞争,以低价高配打通通路。目前,零跑汽车的车型定价从5万-8万,10万-14万、13万-18万、18万-25万的区间不等,覆盖不同价格带的消费群体。但总体上仍是低价走量的策略。 朱江明曾经公开表示,核心零部件都是自研自造,包括电池包(只买电芯)、电驱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硬件软件,这些占了整体成本的60%-70%。有媒体报道,零跑汽车的三电系统自制率超过80%,动力总成成本比行业平均水平低35%,从电池到智能驾驶,基本上全链条都是零跑自控。 一位整车厂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向《豹变》透露,零跑在供应商采购上虽然比不上比亚迪的体量,用量压缩产物成本,但是可以绕过传统一级供应商,直接管理二级供应商。比如直接采购电池核心组件电芯,通过自研PACK(电池包),成本可以降低20%左右,而车灯等非核心部件成本仅为行业的70%。 以激光雷达为例,零跑上车的激光雷达采用的是禾赛ATX是256线,成本比速腾聚创最有性价比的MEMS振镜技术的激光雷达低一成。在技术路线上,转镜技术才是激光雷达的主流产物。 整体来看,在不影响产物质量的情况下,零跑采用的成本策略是——能省则省,能替就替,替不了的再用高端型号。在保证基础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在门店建设上,零跑的成本也更低。目前零跑大量门店布局三、四线城市,单店建造成本较一线城市低估计50%,而零跑一直采用“经销商为主+直营为辅”的模式,主要的门店建设成本也是由经销商承担。 在今年一季度,零跑汽车的毛利率达14.9%,创历史新高。对比上一年同期,零跑毛利率仅-1.4%。零跑汽车副总裁李腾飞解释道,今年一季度毛利之所以这么高,还有一个原因是战略合作带来的毛利增加。他表示,如果仅从整车端的毛利率来讲,实际上今年一季度的毛利率是较2024年四季度有小幅回调。 如果对比同行来看,零跑的毛利率比不上尖子生。赛力斯、理想、小米汽车在2024年的全年毛利率在26.21%、20.5%、18.5%,就连卷王比亚迪的全年毛利率也保持在21.02%,比零跑高出了一倍都不止。 2024年零跑的单车利润为9000元,比同期理想汽车的1.6万元低出不少。与此同时,零跑的单车均价也在持续下行,从2023年11.6万元降至2025一季度的11万元,降价换量策略侵蚀利润空间。 过去两年,为了在低毛利率中寻找生存空间,零跑在研发费用方面的投入一直很克制。但是为了控制成本,以及进一步锁定年轻人的科技喜好,零跑无法回避在研发方面的支出。 2024年,零跑的研发费用29亿元,远远不到小鹏的64.6亿和理想的111亿,但是零跑全年的研发投入也增长了51%,且2025年一季度依旧保持了53.8%的高增长。 过去因为克制的投入,零跑汽车在智驾方面与行业也存在差距,端到端大模型研发才刚启动,而小鹏MONA已实现15万元级城市智驾,零跑面临代际差距。 朱江明也曾坦言,在智驾领域,零跑汽车前期没有做太大的投入,一直采取跟随战略。2024年初,零跑汽车开始进行高投入,将智驾团队从300人扩充至500多人。而智驾等方面的投入增长,也会进一步考验零跑对毛利率的管理。 未来,零跑想要化解低价高配的困局,只有不断刷新销量纪录,通过规模化效应进一步提高毛利率水平。今年前五个月,零跑汽车的交付总量为17.36万台,已经完成了大约35%的进程。而在新势力们比拼里,没有永恒的王者,只有持续的进化者。


